心向阳光,筑梦成长|数学科学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方法,提升心理健康素质,9月25日至26日,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玉泉校区西院创新楼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里没有犀利的语言,只有真诚的互动;没有严苛的评判,只有温柔的接纳。活动期间,同学们一起卸下压力,呵护内心,在彼此的支撑中聚焦成长,每一份温暖汇聚成照亮前行之路的“数院暖阳”。
9月25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在玉泉校区西院创新楼报告厅开展了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来自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科的老师张志欣主讲。讲座上,面对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多元解读,张老师首先进行系统总结,敏锐点出多数人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认知盲区。随后,她引领大家深入剖析心理困惑的本质,厘清其形成根源,为同学们构建起理解自我情绪、应对心理挑战的知识框架。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掌握心态调节的方法,张老师设计了“蝴蝶抱”互动小游戏,引导大家通过拥抱自己的动作练习,亲身体验自我关怀的力量,并同步给出了实用的心态调整建议。
张老师指出:欣赏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的短处,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世间万物均有阴阳两面,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在心态调节的方法分享中,张老师建议大家主动与家人朋友建联,寻找能倾听、懂理解的心灵伙伴;也可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或志愿项目,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归属感滋养内心,让心灵在温暖的联结中愈发坚韧。
关于情绪管理,张老师指出我们要学会接纳所有情绪,可通过转移注意力、认知重评、正念冥想、放松呼吸以及写情绪日记等方式来调节;对于压力应对,需处理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时间管理方法,允许自己放松休息,并做到合理归因。
为深度滋养同学们的心灵世界,助力其在青春成长途中构建健康心理认知、收获温暖情感共鸣,9月26日晚,内蒙古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于创新南楼206教室精心举办心理观影活动。数院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沉浸于影片《海蒂和爷爷》的治愈故事中,在光影流转的细腻叙事里,探寻心灵成长的密钥,开启一场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温柔对话。
影片节奏舒缓,情感细腻,既有海蒂思念山野的失落,也有祖孙团聚、克拉拉站立的感动。同学们能在观影中与角色情绪共鸣,在潜移默化中释放自身压力,获得情感慰藉。
此次活动虽已落幕,但关爱心理、呵护成长的步履从未停歇。未来,学院将持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能在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